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修改版发表于《环球银幕》2022年10月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夏侯与杏仁剧院的学子帕特里斯·夏侯曾缔造法国戏剧界的传奇。1982年,已经在戏剧圈小有成就的夏侯来到法国的楠泰尔,就职于著名的杏仁剧院,任职导演。他热切地相信演员,并始终认为表演是作品的主动脉。在这一信条下指引下,他与戏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修改版发表于《环球银幕》2022年10月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夏侯与杏仁剧院的学子帕特里斯·夏侯曾缔造法国戏剧界的传奇。1982年,已经在戏剧圈小有成就的夏侯来到法国的楠泰尔,就职于著名的杏仁剧院,任职导演。他热切地相信演员,并始终认为表演是作品的主动脉。在这一信条下指引下,他与戏剧导演皮埃尔·罗曼在杏仁剧院创立了表演学校和电影工作室。脾气火爆的他对学员极为严格,十年间,尽管只招收了两届学生,却培养出了一批极为优秀的戏剧演员。
如今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频繁“刷脸”的法国知名演员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就是夏侯的得意门生之一。演而优则导的她,在《意大利城堡》之后第二次以导演身份入围戛纳电影节的主竞赛,用一部半自传性质的《杏仁剧院》,追缅求索岁月中敢于挑战的年少轻狂,也怀念青春时的爱与专注、友谊和激情。
意大利城堡 (2013)6.12013 / 法国 / 剧情 喜剧 /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 路易·加瑞尔 瓦莱丽亚·布鲁尼·泰德斯基
泰德斯基首部入围戛纳主竞赛的导演作品电影的英文名“永远年轻”(Forever Young)已经为故事找到了完美的题注。影片一开场,年轻的斯黛拉(娜迪亚·特列什科维奇 饰)和其他一众年轻人正在参加戏剧学校的面试,他们直面镜头,掷地有声感情饱满地念出各式各样的台词,随摄影机的运动和轻快的蒙太奇,这群初生牛犊用混乱而不加节制的身体语言拼命传达着他们想象中的戏剧张力。仅仅几分钟的时间,青春的荷尔蒙已经漫溢银幕内外。
毫无疑问,极具表现力的斯黛拉在层层筛选后通过了入学测验,成为了夏侯(路易·加瑞尔 饰)的学生。家境富裕的她时而为自己优渥的生活而尴尬,但这并不妨碍她和酷女孩儿阿黛尔成为好友,并同时被班上的男生艾蒂安和维克多争相追求。在纽约进修时,斯黛拉被艾蒂安在课上的一段独白所打动,她疯狂迷恋上了这个外表忧郁、内心支离破碎的浪子,义无反顾地同他在一起,全然不顾艾蒂安是个瘾君子的事实。

十二个学子一起筹备排演契诃夫的《普拉东诺夫》,但排练并不顺利。艾蒂安的毒瘾越来越重,斯黛拉为这段关系感到精疲力竭;夏侯喜怒无常、令人难以忍受;与此同时,艾滋病的疑云也笼罩在这群敢爱敢做的年轻人头上。他们依然年轻,却不得不开始面对成人世界的得失、焦虑和伤痛……

对于泰德斯基而言,《杏仁剧院》再现了学生时代最后的狂热,她从第一秒开始就将“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姿态投射在斯黛拉这个水蜜桃般的女孩儿身上。然而电影并没有因此沦为纳喀索斯临潭自照的玩笑,在朱利安·普帕尔呼吸般的变焦和运镜中,特写镜头逐一拂过十二张脸庞和他们的身姿,辅佐如水波荡漾般和缓的剪辑节奏,流动编织出了一幅灵气逼人而茂腾腾的群像——这是一代表演者为曾经才华横溢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所写下的“后青春期的诗”。

《杏仁剧院》注定是导演一生只能拍一次的那类电影,因为这份敞开的回忆已经把过于私密而浓烈的生命经验和情感尽述。怀旧而粗粝的影像之内,泰德斯基袒露着自己过于敏感的艺术天分(有些时刻甚至会让观众觉得造作而失控),却也执着于探讨关于演员身份的永恒母题:什么是表演?在结尾,斯黛拉用一段漫长而精彩的无实物表演独角戏给出了回答——表演就是擦除生活与创作的边界,就是用“无我”的技巧传达“忘我”的境界,但却能疗愈自我。欣慰和苦涩交相辉映,这一节焚尽了青春的表演课,泰德斯基用笑泪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详情